欢迎访问广西柳南农业科技园区官方网站!
广西柳南农业科技园区
0771-5725490
政策法规
省区政策 您的位置:首页>>政策法规>>省区政策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柳政规〔2018〕72号)
2021-07-18 69 返回列表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现将《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柳州市人民政府

20181114

柳州市加大金融支持

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55号)精神,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缓解当前企业“融资贵、融资难、融资慢”问题,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小微企业、“三农”及新型城镇化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涉农金融机构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对诚信经营、发展前景好、产品适销对路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支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贷款基准利率合理定价。

二、推动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地。1000万(含)以下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经其主动申请,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管控水平和现行信贷管理制度,在贷款审批权限范围内,主要贷款条件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前提下,按原贷款额度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

三、畅通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突出主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农业发展、企业“走出去”发挥各自优势,服务好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力度,明确定位、聚焦主业、突出特色、防范风险,充分发挥在服务地方、服务小微、服务“三农”中的作用,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过桥”环节。

四、落实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进一步拓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覆盖范围,将目前小企业法人贷款的风险补偿优惠和支持政策扩大到个人经营性贷款中的小企业主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和放宽不良容忍度政策进一步扩大到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精准扶贫贷款。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审批实行单独管理和业绩专项考评,重点向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额分散、融资满足度相对不足的小微企业倾斜。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简化审贷流程、提高风险容忍度。

五、创新信贷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优化产品设计,改进贷款期限管理,创新小微企业贷款还款方式,不断满足小微企业客户的实际资金需求。限制偏离企业实际需要、规避监管的“创新”,防止创新模式粗放化、产品复杂化。

六、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抵(质)押资产范围。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专利权、林权、注册商标专用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多种形式的贷款业务,提高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折扣比例。严格落实小微企业续贷政策,对符合续贷条件的小微企业直接办理滚动融资,缓解小微企业临时还款压力。

七、完善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融通机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组建工作,建立健全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搭建信息共享、资金对接平台,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优质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组建银团贷款或建立联合授信机制予以支持;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服务,帮助其近期解危、远期解困;对于“僵尸企业”,制定清晰可行的资产保全计划,稳妥有序推动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对债权人委员会运行过程中涉及抵押登记、诉讼保全、维稳等事项统一协调,努力提升处置效率。

八、建立、完善政金企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强政金企合作,建立起日常联系机制,畅通联络渠道,根据工作需要召开联席会议,推进金融机构和企业信息共享、精准对接。加强产融项目对接,建立包含纳税、信用等内容的柳州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能力,适度提高对纳税良好、信用良好企业的贷款风险容忍度,适当对其提供信用贷款。

九、做好新型金融组织的监管、服务工作。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力度,查处违规行为,强化退出机制,确保全市小额贷款行业规范经营。引导小贷公司坚持“小额、分散”原则,将资金重点投向“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领域,为发展前景良好、风险较小的对象提供融资服务。

十、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相关政策法规,落实信贷“七个不准”和服务收费“四公开”,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查核收费项目及价格,列出清单在营业场所公布,并鼓励在公众信息网公布。

十一、进一步减费让利。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暂停收取本票和银行汇票的手续费、挂失费、工本费6项收费。

十二、规范金融中介服务费用行为。引导金融中介服务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流程精简、服务提效等方式减免融资中间环节费用或调整收费方式,适当调低担保、保险和抵押评估、登记等费用的费率,将抵押登记费等按标的金额一定比率收取调整为按照固定金额收取,严厉打击中介机构收费不入账、中介机构向金融机构员工利益输送等套利行为。

十三、实现动产抵押登记“一次办结”服务。在自治区统一部署下,推动动产抵押登记电子化办理,并在资料齐全情况下,实现“一次办结”,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抵押融资业务提供便利。

十四、推动信贷限时承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探索建立贷款全流程限时制度,按照业务类别对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时限向客户作出明确承诺;对未达到授信条件的客户,要在承诺时限内告知客户。2018930日前,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信贷限时承诺制度。

十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落实我市已出台的上市扶持政策,加大培育力度积极培育后备资源,注重广泛培育和精准辅导相结合,对拟上市的后备企业进行跟踪督导,完善协调服务机制,解决企业各类合规性问题。强化主动服务企业作用,稳步增加挂牌企业数量,培育中小企业向更高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对成功上市的企业,按照自治区和柳州市企业上市的现有奖励政策执行

十六、完善“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制度。加强和改善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健全监管机制,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加快推动新型政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政银担合作作用,继续推动柳州小微担保公司建立完善以再担保为核心的运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帮助协调解决小微担保与广西再担保公司在一些具体业务环节、步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导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把握好规范经营与创新发展的平衡,严防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十七、提高深度贫困地区保险服务水平。落实我市已出台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政策。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发展保险产品,提高深度贫困地区保险密度和深度。推动保险功能的完善,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大病保险、民生保险、车辆保险等保险产品,重点服务深度贫困地区困难群体。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柳州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总体来讲,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障碍,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在此背景下,柳州市金融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为契机,全面排查、认真分析我市营商环境现状,以有效解决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为重点,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为导向,拟定了一系列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二、文件框架和主要内容

《柳州市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共提出了17条措施,主要可分为3个方面。主要内容如下:

(一)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缓解企业续贷压力。从当前来看,扩大融资规模关键是用足用好当前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信贷政策,切实发挥好融资担保体系作用。为此,《若干措施》提出9条政策措施,分别是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实、畅通企业融资渠道、落实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创新信贷融资模式、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抵(质)押资产范围、做好新型金融组织的监管和服务工作、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完善“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制度。

(二)降低融资成本。融资成本高是企业融资中碰到的最头疼的问题。一是银行机构收费透明了、但中介收费不明确;二是实际担保费率与区外比仍有差距。为此,《若干措施》提出了4条政策措施,分别是规范金融机构收费行为、进一步减费让利、规范金融中介服务费用行为、提高深度贫困地区保险服务水平。(三)提升融资效率。融资耗时长是企业融资中碰到的第二头疼的问题,不少中小企业反映好企业往往就因为一口气没跟上而丧失了大好机遇甚至走下坡路。为此,《若干措施》提出了4条政策措施,分别是完善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融通机制、建立和完善政金企沟通交流机制、实现动产抵押登记“一次办结”服务、推动信贷限时承诺。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二维码
广西柳南农业科技园区 手机:15277005252 电话:0771-5725490 邮箱:77056779@qq.com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柳太路
  桂ICP备07017567号-12号 桂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