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指示,探索行动学习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子,为自治区2023年“乡村振兴+行动学习”试点成功提供融水经验、融水样板。
“行动学习+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项目建设团队立足实际、抓好当下、着眼未来,充分运用行动学习方法探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为规模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奠定基础。因地制宜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在农业核心区大力发展富硒大米、优质稻、紫黑香糯、螺蛳粉原料等产业,成功打造“东良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激发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流转土地积极性,规模化发展特色粮食产业,如洞头镇甲烈村联合多家企业等共同打造合作基地-优质稻紫黑香糯示范园区,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方面成效显著。
“行动学习+高质量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文化振兴。项目建设团队在深入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调查、反复研究,以行动学习推动农耕休闲旅游文化发展。结合当地群众常年在田里套养田鲤、螺蛳的习惯,普及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广“融水田鲤”地理标志品牌,做大做强“金秋烧鱼节”“闹鱼节”等文化品牌,吸引外地游客到当地体验抓鱼、烤鱼、摸螺、剪禾、打谷等特色活动,带动当地的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依托小桑梯田等自然风光,挖掘旅游资源和农耕文化,依托“丰收节”“坡会”等民族特色节日文化,吸引外地观光游客,做大做强农旅融合文章,为当地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行动学习+高素质人才培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坚持建团队即储后备、攻项目即练队伍、出成果即出干部的理念在乡村振兴一线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大胆把优秀年轻的干部放在“乡村振兴+行动学习”实践项目锻炼培养,以行动学习为抓手,推动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达到知行合一,努力实现项目高质量发展和干部成长的双向赋能、双向促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三农”干部队伍,截至目前,共培养了行动学习促进师13名,项目建设专业人才62名。依托高标准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粮食产业规模化发展,让更多在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在发展粮食产业中圆了自己的致富带富梦,截至目前共培育了融水镇东良村陆先乐、安太乡洞安村莫翔、洞头镇甲烈村罗梦仙等种粮大户近10人。